與兒子一起追《飛狐外傳》






  上星期兒子學校開始放暑假,去了兩趟游泳池與博登湖,隨著小説的上傳與完結,我的寫作暫時劃下休止符。爲了多陪陪孩子,在出門渡假前,並不打算開新篇,決定先追劇。

  暑假追劇,通常會選一部金庸劇讓孩子品味觀賞,因爲德國暑假開始較晚,放假之前,兒子已經先追完最新版《射雕英雄傳》,這是紀念金庸百年冥誕的紀念之作,原本抱著莫大的興趣,追了幾集,果然不出所料,包尚恩版黃蓉,根本敵不過李一桐版黃蓉。因此提不起我追劇的興趣,就讓兒子一個人了追去。

  兩年前追了2017年版的《射雕》,此劇被譽爲歷年拍得最好的金庸劇,也是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劇。當時爲了兒子去研究金庸劇,有不少人介紹我去品味古早時代的金庸劇,對我而言,像是劉亦菲的小龍女、劉亦菲的王語嫣、周迅的黃蓉、甚至陳曉的楊過⋯⋯這幾個版本都太過老舊了,就算古時候的金庸劇有不少人吹捧,但我絕對是看不下去的。

  我喜歡看新拍的,畫面美不美很重要,劇情倒是其次。金庸的書,我大部分讀過,因此對劇情反而沒什麽要求,主要是爲了培養兒子的中文耳朵,才陪他追金庸劇的。

  金庸劇本身就存在著一個固有不破的問題,金庸的名氣太大,劇版無論怎麽改編,總會有一大堆人嫌棄,觀衆總會突然長了十張嘴,有沒有理是另外一回事,重要的是我兒子喜歡就好了。我是爲了孩子而追,只要不要魔改得太過離譜,演員的演技不太差,妝造養眼,畫面精緻唯美,我就看得下去。

  我也不是很在意有沒有忠實還原原著,若是要强調有沒有精準還原,那去看書,就好了。我看的比較是,在原著的基礎上,有沒有表達出另一層新意?

  好不容易熬到了暑假了,兒子沒忘記我之前的許諾,經人介紹,說是2022年版的《飛狐外傳》拍得很不錯,推薦我去看看,看看年代,是兩年前拍攝的,算是新劇,美術武打剪接等技術,應該不會太差,雖然演員沒一個是聽説過的,但只要拍得好,我並不介意,是不是流量明星主演的。

  就去看了!

  《飛狐外傳》的内容已經記不太清楚了,不知道這一版有沒有把原著做大幅度的修改?我本身非常喜歡《雪山飛狐》,就小説結構而言,它真的是一件藝術品,但《飛狐外傳》就沒那麽喜歡了。然而,這次觀賞2022年版的《飛狐外傳》,卻有意外之喜,看了十幾集,覺得這應該是我看過最有「人味」的金庸劇。

  滿滿的寫實感,不單是實景拍攝,畫面呈現給觀衆的是實打實的拳脚功夫,真刀實槍上陣,這種以寫實的風格來拍武俠,深深撼動我的視線。

  與傳統的金庸劇相較,此劇更側重人物情感細部的描繪,去突顯人生的遺憾,而且經常以配角視角去運鏡,較少談論練功的深奧境界,讓人有種看《臥虎藏龍》的感覺。

  尤其對苗人鳳與妻子南蘭這一段情緣,描寫得十分深刻,苗人鳳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,是一名絕世高手,為人豪氣干雲,以俠義為懷,爲了找出胡一刀夫妻的死因,因而離家搜索線索,這使得田歸農有機可乘。而一名身懷絕世武功的第一高手,卻慘遭妻子背叛,獨闖天龍門奪回女兒時,與妻決裂的那種悲傷與無奈,這種大俠自帶自信的氣質與内心莫落的反差感,讓我覺得此版金庸劇在人物情感的拿捏與表現,超越了原著小説。

  導演與編劇並不將戲眼放在高手如何威震武林,關注的反而高手如何遠離江湖,如何在鄉野中療傷止痛,俠隱於野,背負過去的遺憾與承諾,在人生的道路上踽踽而行。金庸常寫的「爲父報仇」這個主題,畫風驟變,成了仇恨的化解,成了原諒與放手,一改我對金庸武俠小説的觀感。

  最近鼓勵兒子追夢,就問兒子,「你將來想不想成功啊?」
  
  「不想!」他說。
  
  我説︰「那就對了,千萬不要因爲想成功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,也不要因爲怕失敗而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情,這好比是金庸劇裏,男主角追黃蓉與袁紫衣。」
  
  他非常驚訝,這關黃蓉什麽事?
  
  我問他,「是黃蓉好追呢?還是袁紫衣?」
  
  兒子果然看得懂金庸劇精髓,微笑說︰「當然是黃蓉好追嘍!」
  
  我就説,「那就對了!人生就像追袁紫衣,雖然處處碰壁,不斷地吃皮肉之苦,只要你喜歡,就要追下去。而不要因爲黃蓉人聰明、功夫好、家世好,娶了她,就有東邪黃藥師當岳父,娶了她,就能讓你少奮鬥十年,因而捨袁紫衣而追黃蓉。」
  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俄劇《葉卡捷琳娜》

《飛狐外傳》裏的原諒與和解